首先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众所周知,才华横溢的曹植与继位称帝的曹丕是亲兄弟,都是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的亲儿子,他们父子仨时称"三曹",都是"建安文学"集大成者。
只可惜哥哥曹丕与弟弟曹植不太和谐,盖因诱人的帝位继承之争,兄弟俩产生了深深的裂痕。
相传曹丕称帝后,担心父亲曹操将帝位传给弟弟曹植,又忌惮曹植的才华,还怀疑曹植作的《洛神赋》与他的甄妃有关,便有意挑他的不是,想除之而后快。
绝好的机会终于来了。
因曹操驾崩,遗命曹丕继承王位,曹植以醉酒为名没去参加父亲的葬礼。曹丕以此为由兴师问罪曹植,欲处死曹植。母亲卞皇后见情形不对,赶来替曹植求情,曹丕便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高质量的诗,得到满堂认可即罢,否则杀无赦。
曹植见哥哥曹丕如此狠毒,不免感由心生,立时写下这首让人不胜唏嘘的古体诗。据说,这就是《七步诗》的由来,曹丕看后,多少有些惭愧,也就放弃了加害曹植之心,兄弟俩后来最终各自安好。
细品曹植的《七步诗》,的确写得高明,充分体现了他"才高八斗"的底蕴与素养,面对哥哥曹丕对他不满之下的残害,极巧妙地用豆子、豆秸为意象借喻:
在锅里用豆子煮豆羮,用的燃料是豆秸。看着过滤后的豆子去了残渣渐渐成了豆羹。可锅下面的豆秸依旧燃烧着,豆子无奈只得在锅里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都是同一根上生长出来的啊,豆秸何苦这样着急煎熬豆子呢?
字里行间,曹植既抒发了内心的悲愤,又以此指桑骂槐质问曹丕:你我同胞兄弟,何苦如此相逼?
最终曹植因这首诗摆脱了危险的处境。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还成了警世的千古名句。
故有的版本改为"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浓缩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扩展为八句,最末又加了"青青豆羮黄,相见不如你"二句。
因《七步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时人多有仿写与化用。
最为有名的就是鲁迅的《七步诗》及郭沫若的《反七步诗》:1925年,反动的段祺瑞政府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杨荫榆联合迫害进步学生,刘和珍牺牲,鲁迅不仅愤怒地写下《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悼念,还写下辛辣的新版《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酒席。
与郭沬若的《反七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此外,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项英等新四军领导人牺牲,军长叶挺将军被扣,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在极度悲愤之下,不仅在《新华日报》上题词缅怀,还写下有名的四言狂草: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通过化用曹植的《七步诗》,深刻揭穿了国民党不顾同胞情的险恶用心及反动嘴脸。
喜欢一个人和爱一个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本质就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根本就分不清楚,他们往往会把喜欢认为就是爱,这是认知上的错误。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你分不清楚爱和喜欢,就表明你不是一个成熟的人。首先你要明白的是,喜欢和爱都属于人类的情感,但是喜欢的厚度是比不上爱的,如果喜欢是一厘米的话,那么爱就是十厘
在男女相处的世界里,如同棋逢对手、琴瑟和鸣的旋律,寻找那最和谐、最动人的乐章,一直是众多男女探索的课题。而在这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有些技巧如同魔法般,能让男人为之着迷,甚至上瘾。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总是让人心驰神往。而男女之间的相处之道,更是如同艺术般需要精心雕琢。法国作家雨果所言:“真爱的第一个征
1围巾=永远爱你;2杯子=一辈子;3睡衣=我给你我的全部4香烟=我讨厌你;5戒指=永远属于我的;6伞=保护你;7镜子=勿忘我;8巧克力=我爱你;9打火机=我的初恋;10花=把我的名字放在你心上;11相册=永远珍藏你和我的回忆;12手帕=等待分手以后再相遇;13皮带= 栓住他一辈子。
女人爱在朋友圈里发自拍,目的之一是为了炫耀、目的之二可能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男人虽然总体性格上比较趋于成稳及不那么在乎这些外在的表现方式,可是因为自身性格及现实一些情况变化而产生的影响,他们可能也会在行为、认识的表达方式上,产生一些非常明显的改变。“男人变心后,最明显的变化,在朋友圈。”这是一位经
男女之间的交往,倘若掌握不好度,容易出问题,从现实来看,男女交往中的“六过度”是必须谨防的: 一、过度亲密。人与人交往中的亲密程度要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亲密都有好效果。两个不是恋人的男女,如果交往过分亲密,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给自己和对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中国,封建思想还没还有铲除干净,不少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