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便有“文必秦汉,诗必大唐”之说。
如果说前者在后世还有什么争议,那么后者则是毋容置疑,毕竟唐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绝非浪得虚名,在中华文化体系里,唐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唐诗,那么中华文化将昏暗无光,毕竟时至如今,唐诗依然是我们现代人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不说别的,单说语文作文,如果篇篇都能引用一些诗句,那么分数自然不会低。
不过在漫长的唐朝中,诗歌流派也有不同的划分,而根据时间则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其中初唐的代表人物有陈子昂,盛唐有李白、杜甫,中唐有白居易,晚唐则有李商隐、杜牧。
当然唐朝时期诞生的诗人众多,这些提到的诗人只是代表,就拿初唐来说,除了陈子昂外,还有著名的初唐四杰。
初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大多蕴涵了南朝浮艳的风格,题材相当狭窄,缺乏真情实感,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
南朝的宫体诗不是一个空白,而是一个污点。
在南朝宫体诗的影响之下,初唐时期的诗人大多没能跳出圈定的框框,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才调纵横、气象恢弘,将文人风骨从宫体诗中解放出来,走向了正道。
在这四人中,又以卢照邻的贡献最大,尤其是他那首《长安古意》,更是被誉为“唐朝的声音”。
这首诗非常长,全诗共计476个字,如果想要将其背下来,显然很吃力,但世人皆知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便是出自其中,只是原句并非如此,知道的人并不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初唐四杰能被划归成一个小团体,他们除了文学造诣一般高之外,致力于将诗歌发扬光大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的人生经历,即:
惨,很惨,非常惨。
卢照邻出生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在当时而言,这是非常偏远的地方,卢照邻想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走出幽州,前往富饶的江南。
为此,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
读书虽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却是未来最不可限量的一条坦途,卢照邻的刻苦自然得到了回报,在他十岁那年,卢照邻便远赴江南跟随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
名师出高徒,卢照邻很快展露出在文章上的天赋,其文学造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到学成之后,卢照邻与无数读书人一样奔赴长安,渴求出仕。
经过数次碰壁,卢照邻得到了朝廷重臣来济的赏识,在他的推崇和引荐之下,卢照邻则成为了照亮长安上空的一颗新星。
唐高宗的叔叔邓王李元裕听闻卢照邻的才华之后,便以宾客之礼邀请他到府中担任典签,这虽然并不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但对卢照邻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毕竟他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名流圈子。
李元裕是个文化人,府中藏书众多,卢照邻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职务之便,将这些书几乎都读了遍。
当书读得多了,腹中的墨水自然也多了起来,卢照邻的才华,让他再也无法忍受南朝宫体诗的浮艳。
既然如此,他必须要拿起笔来批判,用他的才华拉扯住那一股已经吹了许久的“艳风”。
人人眼角都是放荡,人人心中都怀鬼胎,这是南朝传下来的诗风。
当然,这并不全怪读书人浮躁,而是社会发展催逼着读书人一起跟风创作,正所谓:贫血而畸形的宫廷生活催生了贫血而畸形的诗歌。
卢照邻要另辟蹊径,必须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令人心腹的文学造诣,于是他写下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名篇巨作:《长安古意》。
由于这篇诗歌字数实在太多,我们也就不在本文中全部罗列而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动动发财的小手搜一搜。
在《长安古意》中,卢照邻用传统的题材来写自身的感受,以铺陈的笔法,描绘了长安的现实生活,流露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紧接着,鉴于南朝遗留的浮艳之风盛行,权贵阶层依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卢照邻则又对其进行了抨击。
最后,卢照邻则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寂寥,揭示了人生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人生哲理。
《长安古意》中有这一句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这句诗正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出处,只是被后人改了两个字,以至于不少人觉得自己所熟知的就是原本的诗句。
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完这首诗之后,卢照邻的人生开始走向悲催。
卢照邻在长安文学界声名鹊起,但在仕途上却一直不惊不喜,单单跟着邓王就有十年之久。
后来卢照邻终于出任朝廷官员,被委任为益州新都尉,任期满后,他便在蜀地放浪形骸耍了两年,等回到洛阳后,便被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关进了大牢。
说起来,这还是因为《长安古意》,这首诗中有这么一句话: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武三思觉得这是在暗讽和影射他们武家,便不分青红皂白,将其投入大狱,友人得知之后,便纷纷发挥自己的超能力,最终将卢照邻救了出来。
只是在监狱的日子,让卢照邻染上了风疾,每况愈下的他,还得到了孙思邈的救治。
可在病情好转之时,卢照邻的父亲病故,这则加剧了他的病情,时常卧床养病的卢照邻自然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他只能靠友人的接济生存。
病情恶化之后,卢照邻则买了一些田地,开始为自己打造坟墓,等到坟墓挖好之后,他便睡在其中,俨然已经做好了迎接死神的准备。
在病痛的折磨下,卢照邻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他与亲人诀别后,直接跳入了颖水之中,卢照邻就此成为了传说。
卢照邻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或许不止一次叹息,他来世一定要做无忧无虑的鸳鸯……
喜欢一个人和爱一个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本质就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根本就分不清楚,他们往往会把喜欢认为就是爱,这是认知上的错误。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你分不清楚爱和喜欢,就表明你不是一个成熟的人。首先你要明白的是,喜欢和爱都属于人类的情感,但是喜欢的厚度是比不上爱的,如果喜欢是一厘米的话,那么爱就是十厘
在男女相处的世界里,如同棋逢对手、琴瑟和鸣的旋律,寻找那最和谐、最动人的乐章,一直是众多男女探索的课题。而在这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有些技巧如同魔法般,能让男人为之着迷,甚至上瘾。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总是让人心驰神往。而男女之间的相处之道,更是如同艺术般需要精心雕琢。法国作家雨果所言:“真爱的第一个征
1围巾=永远爱你;2杯子=一辈子;3睡衣=我给你我的全部4香烟=我讨厌你;5戒指=永远属于我的;6伞=保护你;7镜子=勿忘我;8巧克力=我爱你;9打火机=我的初恋;10花=把我的名字放在你心上;11相册=永远珍藏你和我的回忆;12手帕=等待分手以后再相遇;13皮带= 栓住他一辈子。
女人爱在朋友圈里发自拍,目的之一是为了炫耀、目的之二可能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男人虽然总体性格上比较趋于成稳及不那么在乎这些外在的表现方式,可是因为自身性格及现实一些情况变化而产生的影响,他们可能也会在行为、认识的表达方式上,产生一些非常明显的改变。“男人变心后,最明显的变化,在朋友圈。”这是一位经
男女之间的交往,倘若掌握不好度,容易出问题,从现实来看,男女交往中的“六过度”是必须谨防的: 一、过度亲密。人与人交往中的亲密程度要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亲密都有好效果。两个不是恋人的男女,如果交往过分亲密,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给自己和对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中国,封建思想还没还有铲除干净,不少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