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乌江人,绍兴状元。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他的名词《念奴娇·过洞庭》作于长沙到常德的船上,被推为洞庭词中的绝唱。
——常德诗墙《题咏名贤图·张孝祥》
张孝祥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怪不得他这么优秀。原来我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蠢笨、平庸,现在想明白了。我的祖上,别说上溯七代,就是上溯70代,也没有一个特别出名的人物。林氏有几支源流,其中一支是商朝比干之子林坚之后,比干被商纣王杀害时,两个儿子逃走,一个改姓王,一个改姓林。我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否属于这一支,但即便是比干之子林坚这一支也有上百代了,他的基因传我这里,只怕也找不影子了。没有办法,蠢笨、平庸还得继续活下去。
张籍的诗我曾经读过几首,其中《秋思》印象特别深。“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对细节的提炼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古英雄多磨难,张孝祥的一生也是坎坎坷坷。
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人视为神童,“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宋史·张孝祥传》)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二十三岁,参加廷试,成绩优异。就像现在很多招聘一样,当时的考官已经内定了秦桧之孙秦埙为第一,张孝祥为第二,但是宋高宗闲着没事,要看考生的文章,结果读了秦埙的文章,觉得他写的文章都是秦桧说过的话。又读了张孝祥了的文章,告诉宰相说,“张孝样诗词、文笔都很美”,于是把张孝祥排在第一,秦埙排在第三,同榜中进士的有范成大、杨万里,这两位都是南宋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高中状元,改变了张孝祥一生的命运。
考中状元后,张孝祥被授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皇上抑制秦埙而提拔张孝祥,秦桧对此恨之入骨,他没办法找皇帝出气,只能找张孝祥的岔子,但一直没有机会。张孝祥年轻气盛,上任不久就上书为岳飞辩冤,这让秦桧更加忌恨。秦桧打听到张孝祥是张祁的儿子,张祁又与胡寅关系密切。胡寅是什么人?此人曾官至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侍讲、微猷阁直学士。秦桧当国时,大概是看不惯秦桧,请求退休,归衡州。因讥讪朝政,秦桧将其安置新州。秦桧于是暗示谏官诬陷张祁有造反的企图,结果张祁下狱。这是典型的莫须有!
父亲下狱,张孝样也受到牵连,由皇上下令关进监狱。这是什么皇帝?一点儿主见都没有,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好在不久秦桧死了,魏良臣私下奏请皇上为张孝样解除监禁,洗脱罪名。皇帝听了,这才任命张孝祥为秘书正字。(以上张孝祥事见《张孝祥传》)
接下来的五年,张孝祥接连异迁,直至升任为中书舍人,为皇帝执笔代言。平步青云,难免遭人嫉妒。当初,张孝祥考中进士,出自汤思退门下,这个汤思退为人圆滑,善于察言观色,在政治上依附丞相秦桧而青云直上。后来汤思退担任宰相,大概看到皇帝对张孝祥赞赏有加,便对张孝祥大力提拔。汤思退一向不喜欢汪澈,张孝样与汪澈一同任馆职,汪澈老成持重,而张孝祥年少气盛,往往凌驾在他之上,不顺从他。后来汪澈担任了御史中丞,他便弹効张孝祥,说他奸邪程度不亚于唐朝的巨奸卢杞。
于是张孝祥又被罢官。罢官以后,张孝祥回芜湖闲赋了两年半。
1162年,张孝祥复官,知抚州。
1163年,张孝祥知平江府。
1164年,主战派张浚推荐张孝祥,称其“可负事任”,张孝祥即升迁为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赞军事,领建康留守。汤思退排挤力主抗金的爱国将领张浚,宋高宗听信谗言,下旨将张浚革除,四月,张浚被罢黜,八月逝世。
十月,张孝祥被罢为知建康府。
这时候,汤思退又落井下石,指使尹樯弹劾张孝祥,张孝祥因此第二次在政治生涯上遭到打击和排斥。
1165年至1166年,张孝祥复官,知静江(今桂林)府。在那里干了将近一年,治理有声誉功绩,却又因殿中侍御史王伯庠以“专事游宴”之名弹劾而落职。
1167年,张孝祥改知潭州。
1168年,转任荆南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据《宋史·张孝祥传》记载,张孝祥是由桂林改知谭州(今长沙)的。从地理位置看,当时如果坐船,应该从湘江到长沙。《题咏名贤图》说《念奴娇·过洞庭》作于长沙到常德的船上,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他到常德来干什么。
网上查不到张孝祥从长沙坐船到常德的任何资料,张孝祥由桂林到长沙任职时,会不会先走陆路,再从沅江上游坐船经常德过洞庭湖再到长沙?这只是猜测而已。
张孝祥到过洞庭湖,这是没有争议的,因为他写了《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词的上片第一句,意思是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从第一句看,张孝祥到过青草湖。《嘉靖常德府志》:“青草湖,府东北七十里绂紫山下。”《清嘉庆常德府志校注》第112页载:“袯(bó)紫山,府北七十里,在新兴馆之西南。有宋管白云先生墓。《旧志》按:袯紫山为管白云先生遗荣之所,当作袯紫,旧讹作绂。”白云先生是宋代管师复的号,他抛弃荣华富贵,隐居在袯紫山。
元末诗人唐珙有七言绝句《题龙阳县青草湖》。张孝祥到过青草湖,当然也就到过常德。岳阳也有青草湖,但我觉得张孝祥是从桂林到长沙,长沙在岳阳之南,不大有可能舍近求远,绕道岳阳再去长沙。所以,我觉得张孝祥所到的青草湖应该是汉寿的青草湖。
至于“洞庭青草”,“洞庭”放在前面,并不是说他先到洞庭湖,再到青草湖,主要是格律要求。《题咏名贤图》说张孝祥从长沙坐船到常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句诗的误导?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应”是“因”的意思;岭表;指五岭之外,即今之广西一带。经年,经过一年。“孤光自照”, 孤光,指月光。这里,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也指诗人想起自己的桂林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肝胆皆冰雪”,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免职,但自己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另一层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从这一句看,《过洞庭湖》是从桂林到潭州任职途中经过洞庭湖所作,所以也只能是坐船坐从常德到长沙。当然,这只是老朽的推测,以此见教于大方之家。
1169三月,张孝祥请辞侍亲获准,回乡退隐,绝意仕途。1170年三月,张孝祥返还芜湖。七月,得急病而逝,年仅三十八岁。
张孝祥死后,“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张孝祥传》)马后炮,为什么不早用人家呢。
张孝祥在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中,几起几落,终究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最后黯然离开官场,令人唏嘘。
喜欢一个人和爱一个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本质就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根本就分不清楚,他们往往会把喜欢认为就是爱,这是认知上的错误。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你分不清楚爱和喜欢,就表明你不是一个成熟的人。首先你要明白的是,喜欢和爱都属于人类的情感,但是喜欢的厚度是比不上爱的,如果喜欢是一厘米的话,那么爱就是十厘
在男女相处的世界里,如同棋逢对手、琴瑟和鸣的旋律,寻找那最和谐、最动人的乐章,一直是众多男女探索的课题。而在这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有些技巧如同魔法般,能让男人为之着迷,甚至上瘾。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总是让人心驰神往。而男女之间的相处之道,更是如同艺术般需要精心雕琢。法国作家雨果所言:“真爱的第一个征
1围巾=永远爱你;2杯子=一辈子;3睡衣=我给你我的全部4香烟=我讨厌你;5戒指=永远属于我的;6伞=保护你;7镜子=勿忘我;8巧克力=我爱你;9打火机=我的初恋;10花=把我的名字放在你心上;11相册=永远珍藏你和我的回忆;12手帕=等待分手以后再相遇;13皮带= 栓住他一辈子。
女人爱在朋友圈里发自拍,目的之一是为了炫耀、目的之二可能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男人虽然总体性格上比较趋于成稳及不那么在乎这些外在的表现方式,可是因为自身性格及现实一些情况变化而产生的影响,他们可能也会在行为、认识的表达方式上,产生一些非常明显的改变。“男人变心后,最明显的变化,在朋友圈。”这是一位经
男女之间的交往,倘若掌握不好度,容易出问题,从现实来看,男女交往中的“六过度”是必须谨防的: 一、过度亲密。人与人交往中的亲密程度要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亲密都有好效果。两个不是恋人的男女,如果交往过分亲密,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给自己和对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中国,封建思想还没还有铲除干净,不少的人还